然脉理精深,初学未能识察。桂枝汤本为解肌,若其人脉浮紧发热,汗不出者,不可与也。
此以消水不消水,分痰食积热也。前条言蒸蒸汗出,初入阳明里症,用调胃承气,清胃热;中条言汗多,津液竭,大便硬,可用小承气微下;后条言谵语,有燥屎,当用大承气大下;此条总结上文,发热汗多,表解谵语,大便硬,有燥屎,已过经下症,当用急下、大下之法。
伤寒若吐若下后,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沉紧,发汗则动经,身为振振摇者,茯苓桂枝白言若吐若下后,久病胃虚,不能运化,虚邪搏饮上冲,故头眩。干葛栀子豆豉汤,即前方加干葛,以宣发阳明。
知母黄柏当归白芍药生地丹皮龙胆泻肝汤见胁痛。血瘀上焦,常有发黄头汗者,此方瘀血散则汗出而邪散。
曰∶虽守真之明达,盖亦因《伤寒论》以桂枝、麻黄汤通治寒暑之误而有是说。其一,以太阳汗后,喘而汗出,身无大热;其二,以太阳下后,喘而汗出,身无大热。
小便不利者,五苓散。兼能代大青龙汤,为至稳。